事迹材料网提示:本站范文多是我们精选的文章,可直接复制使用。畜牧业能手的先进事迹材料这篇文章是从网络收集,如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竹瓦镇王岗村一个山岗上,成幢成幢的鸡舍错落有致,鸡舍里成千上万的蛋鸡"咯咯咯"地叫个不停。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竹瓦镇畜禽养殖小区--王岗养鸡场。而养殖场的主人就是下岗不失志,回乡养鸡富乡亲的青年雷剑。
雷剑,男,现年35岁,高中文化程度,中共预备党员,竹瓦粮食公司下岗职工,2005年回到自己的家乡王岗村,发展畜禽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起了规模为5万只鸡的养殖小区。
一、下岗不失志,返乡寻找创业路
2000年前雷剑夫妻曾是竹瓦粮食公司的职工,他是粮食公司下属粮站的仓储保管员,妻子是粮站的会计。夫唱妇和,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但随着粮食系统的改革,一夜间,他们与其他粮食职工一样卖断了工龄,置换了身份,成为了下岗职工。一时间,夫妻迷茫、失望、悲观,没有工作的他们对今后人生路如何走?人生的坐标如何定?心中没有底。他们也像其他下岗职工一样苦恼过,牢骚过。但脾气发完之后,家庭的生计确实是头等的大事。于是,他们思索着:自己年轻,有头脑,有双手,世上没有救世主,吃饭靠自己。2002年在王祠粮站空闲的场地里,与他人合作,借资借款,办起了年出肥生猪500头的猪场。在与他人合伙办猪场的同时,雷剑肯学习,善钻研,不断地了解市场信息和需求。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曾经也是粮食下岗职工的表弟鼓励他试试养鸡。从此,雷剑夫妇便和养鸡结了缘。回到了王岗村后,雷剑立志走出一条养鸡之路。
二、创业不畏难,业精于勤肯登攀
养殖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产业,有养殖经历的人都知道,那是摸着石头过河,是赚是赔心中往往没有底。而雷剑通过不断摸索、学习、积累经验,最终从单打独斗,发展到规模养殖,不断赚了钱解决了生计问题,而且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2005年,他回到王岗村找村党支部书记谈人生、谈创业、谈发展。村书记对他满怀理想和追求事业大加赞赏,鼓励他回乡创业,开避养鸡新途径,带领乡亲走致富路。雷剑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于2005年4月租赁了村集体荒芜多年的山岗,这里交通方便,空气流通好,对养鸡非常利。他做通妻子和父母的工作,拿出了几年养猪的积蓄,并在亲朋好友的援助下,一次性投入资金20多万元,"请"来了挖掘机和推土机,将山丘整为平地,拉回来了砖、瓦,请来了建筑工人,一个月后一幢高标准的鸡舍拔地而起。架鸡笼、挖粪坑、钻水井、铺线路,他事必躬亲。于当年5月从县城购回了3000只幼鸡,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创业路。幼鸡购回来了,如何喂养、防疫、上笼、断嘴?怎样选料、配料等一连串问题摆在他面前。这对于一点也不懂养鸡技术的雷剑来说,好比天大的困难。他一边向镇畜牧站技术人员请教,一边向书本学习,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养鸡事业中,他携家带口,一家人住进了鸡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丰收的喜悦。3000只蛋鸡每只纯收入近20元,当年纯赚6万元。尝到甜头的雷剑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思索着扩大规模。2006年他再次投入资金30万元,重新建起了两幢鸡舍,养鸡规模扩大到了10000只,每年向市场出售鲜鸡蛋7万公斤,年纯利15万元。靠养鸡富起来的雷剑深知作为下岗职工,致富行业千千万万,只要选准了,业精于勤,日子一定过得红火。2006年,他购买运输汽车,与自己的二哥一起办起了鸡、猪饲料加工厂。这样,鲜鸡蛋可以及时外调,粪便可以及时处理,用自己制作的饲料放心。
三、成功不忘乡情,带领村民奔富路
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富起来的雷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乡亲。在镇党委、政府和村里的正确引导下,雷剑立足本地优势,扩大养鸡规模,带领乡亲致富。2007年,他请回了外出打工青年陈欣,合伙投资50万元,新建鸡舍4幢,养鸡规模扩大到2万只。在他的带领下,王岗村发展养鸡户达到6家,并辐射到周边村组20多家。这些养鸡户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他出面协助解决;鸡饲料短缺,他帮助提供;养鸡技术他帮助指导,鲜鸡蛋出售他帮助外销。他自己的鸡场实现了繁育人工智能化,饲养条件操作自动化,管理水平科学化。为了规避风险,他积极推动和参与成立了王岗养鸡协会,形成产业优势,实现有利互得,市场均沾,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的养鸡协会。协会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民主议事和决策制度,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费使用制度。养鸡协会积极为养鸡户解决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为养鸡户开展了各项服务,开辟了养鸡业从家庭经营通往规模化、专业化、商品流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在组织生产,完善养鸡产业链;开拓市场,加快禽蛋流通步伐;强化服务,扩大养殖规模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养鸡协会将养鸡大户组织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以整体力量进入市场,形成规模经济,拉动了一方致富。
本文源自网络,地址: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上一篇:农村青年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新型农民的创富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