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网提示:本站范文多是我们精选的文章,可直接复制使用。优秀蓝领班组先进事迹材料这篇文章是从网络收集,如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优秀蓝领‘集中营’先进事迹材料
每一次的困难对他们来说都是超越自己的机会。
这是一个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的现代班组,这是一群胸中有大局、手中有绝活、脑中有知识的蓝领精英。
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17人10年间48人次获得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
不变的是冰冷的钢铁,沉重的模具,粗糙的双手;变化的是知识的结构,创新的思维,时代的足迹。
不满足于一种技能,所以他们钻、焊、车、刨、磨、铣十八般武艺样样行;
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所以他们大胆创新,结束了覆盖件模具完全依靠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历史;
不满足于依葫芦画瓢,所以他们勇敢参与170多项技改革新,创经济效益数亿元……
在模具的世界里搏击,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创新的天空里翱翔,这就是激情与智慧的青春组合,这就是新时代的蓝领群英——江铃集团模具厂“袁政海班组”。
我们耳边又响起那熟悉的旋律——《咱们工人有力量》。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今天,咱们工人的力量来自哪儿?
“袁政海班组”告诉我们:新时代工人的力量来自于立足岗位不断学习,来自于立足岗位不断创新,来自于立足岗位团结奋进。
日本专家说:“中国工人,了不起!”
画面:
那是2000年的炎夏,日本专家在江铃调试全顺车模具,模具冲出来的前门内板不吻合,必须打磨模具型面。按常规要两天时间,但他们可用的时间只有一天。
正在日本专家着急之时,共产党员、模具班班长袁政海自信地站出来:我来试试!他从容地拿起了风动打磨机。时间一点点过去,空气中弥漫着打磨飞溅的铁屑和砂轮灰。近40度高温下,戴着口罩、眼罩不停地打磨,连呼吸都很困难,头上的汗滴连成了线。“不能停!”袁政海心里憋着一股子劲,“一定要为中国工人争口气!”
3个多小时过去了,袁政海摘下口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两天的活儿,半天完成。日本专家摸摸打磨过的模具,脸上神情从怀疑变成了惊讶,又从惊讶变成了兴奋。他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中国工人,了不起!”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袁政海能赢得日本专家由衷的赞叹,就在于他平时勤学苦练。
“袁政海班组”有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动手能力互相学,理论知识向设计人员、向书本学。每个月都要开两三次学习碰头会。
在不少人追求享乐的今天,为什么他们肯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肯学别人不愿学的技能?
模具钳工是龙头工种,不但要懂钻、焊、车、刨、磨、铣,还要懂CAD、CAM、CAE。不学习,怎能成一流钳工?
以前十几年、几十年出一个新车型,现在几天一个新车型,汽车款式日新月异,汽车模具变化无穷,不学习,岂不要被淘汰?
江铃的造车育人氛围这么好,实施三主师制,设计职业生涯,成立技工协会,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不学,如何对得起企业?
这就是他们的回答。
所以,这里一专多能成为时尚。他们不但是优秀的钳工,而且钻、焊、车、刨、磨、铣、研配压机、三坐标测量仪样样精通,个个“精一业、会两手、懂三门”。班组17人,16人持有5项以上技能上岗证,8人获高级技师。
所以,这里互帮互学成为习惯。碰到问题,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各抒己见;外出学习归来,大家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大家围在一起分享。
所以,这里发明创造司空见惯。谁的发明创造好,就以谁的名字来命名。于是,诞生了万海明展开料计算法,万仁义调试法,方悦工作法,王春小灯……
不断学习,让枯燥的劳动变得生动而富有创意;争创一流,使普通的钳工活演绎成一种坚韧,一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技术人员说:“有‘袁政海班组’在,我放心!”
画面:
余林是江铃车架厂高工,江西模具界权威。在江铃,谁都知道余林和比他小30多岁的王春是忘年交,而且这份交情是吵架吵出来的。
2001年,王春到车架厂负责改造从国外购进的洋模具,余老管设计。几乎每出一套图纸,王春都会提出不同意见,两人经常吵得脸红脖子粗。有一次,王春认为设计太繁琐,余老则觉得王春的想法太冒险。两人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余老丢下一句话:“不按图纸操作,出了问题,你自己负责!”王春按照自己的思路捣鼓,余老站在边上看。平时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这两天谁也不理睬谁。最后,事实证明王春的方法更实用更方便,余老服了:“小子,还是你鬼主意多。”从此,余老的“名言”在江铃流传开来:“有王春在,有‘袁政海班组’在,我放心。”
不止王春,“袁政海班组”几乎每个人都跟技术人员较过劲。
因为他们坚信,再优秀的设计方案,最终都要通过技术工人具有创新的操作来实现。不断学习,不断汲取,赋予了他们创新的力量和创造的激情。他们虽是机械工人,但做事从不机械,拿到图纸,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首先看看设计合不合理。
这点,江铃模具厂技术科科长李海泉深有感触:“袁政海班组”个个爱思考,敢创新,人人敢质疑设计图,提意见。设计人员一开始觉得他们不好惹,时间长了,却不得不服气。他们了解模具,经验丰富,又懂一定的设计,提建议往往说到点子上。
如果说学习是“袁政海班组”进步的源泉,那么,创新则是“袁政海班组”成长的灵魂。江铃集团董事长王锡高深有感触:他们不墨守成规,不崇洋媚外,敢干前人没干过的事,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1993年江铃从日本进口五十铃,最初的国产化率为零,江铃正是从零开始,10多年陆续投资20多亿元技改,才有了江铃自主品牌的JMC轻卡、宝典匹卡。江铃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开发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袁政海班组”的创新史。
长期以来,江铃每年外购车架的成本高达2000多万元。1994年,江铃决定首次自主开发匹卡大型纵梁复合模。“袁政海班组”主动请缨,研究进口模具结构,灵活运用实践积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国外专家认为完全达到进口原装模具的水准。1998年至今,仅匹卡车架就比进口节省了640余万元。
1999年,一次仅能冲63个孔的轻卡纵梁复合模必须改造为一次冲孔206个。沿用老办法,单是班组齐上阵把重30吨、长6米的模具上下模合起来、打开来八九次,就费老鼻子劲,再为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206个圆孔调间隙,简直难于上青天。袁政海带领大家创新思维,大胆采用发明分段法,把6米长的纵梁分成四段,通过模架连接、拼接技术再镶拼成大模具,上下件的位置偏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宽度,工效提高4倍。如今分段法已得到广泛运用,促使江铃纵梁模具开发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开发全顺下摆臂模具,某知名外国供应商费时3年,国内某公司3年未成功,而“袁政海班组”只用了一年半时间,产品使用寿命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5倍!2004年至今,为江铃节省了6275万元!
每一次难关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创新都是一次飞跃。从轻卡、匹卡到全顺,“袁政海班组”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人人成为攻关能手、创新标兵。
画面:
今年2月,新一代全顺车侧围增加转向灯的模具改造任务给了罗敢强,他心里有点忐忑不安:这是一个外观件,从未做过,精细度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一丝闪失。心细的赖爱平注意到小罗的内心变化,在打磨的关键时刻,特地示范给他看,手把手教他怎么操作,帮助小罗顺利完成任务。
尝到了甜头、尝出了自信的小罗主动向班长请缨,“头儿,最近不是有个拉延模项目吗?交给我吧。”袁政海有些吃惊:“这可是拉延模,模具制作中的‘珠穆朗玛峰’,你从没做过,也敢请战?”“有啥不敢?上次外观件我也从未做过,不也完成得很好吗?有你们这些高手做我的坚强后盾,我怕啥?”
一句“我怕啥”,道出了全班组的共同心声。“袁政海班组”,人人都很自信,个个都敢接活。为什么?因为他们身后有一个团结协作、和谐共进的团队。谁有困难,全班组的人都会协同作战,和衷共济。
这是曹松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他2005年大专毕业慕名到“袁政海班组”当工人。“去年10月,厂领导对我师傅说:你那个拉延模,照目前进度肯定不能按时交货!但师傅提前20天完成任务。靠什么?大家帮忙。那两个月,罗敢强、吴红等人主动放下手中的活来帮师傅,经常加班到深夜。有一次试模开裂,袁政海赶来救驾,他和师傅两人轮流钻进机床,躺在压机上,仰着头举着几斤重的风动工具打磨,半小时换一次,从中午1时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1时。”
这是赖爱平感受最深切的一件事。他进班组6年,如今已成为绝对主力。“2001年我从沿海来到‘袁政海班组’,月收入从2000元减为1000多元。有人问我后悔不?不后悔!那里,各自为战,学不到技术,三年,我没独立制作过模具。刚来这没多久,班组开发下摆臂模具,第一道工序——打磨型面,就让我负责。我当时愣住了。这在原来厂里是绝对不可能的,新人只有递工具的份。碰到困难时,袁政海手把手教我打磨绝活,其他同事也都给我鼓劲:有我们在,不用怕!不懂就问,大家会帮你。”
这是全班组记忆最深切的一件事。“2001年,某知名外国供应商下达通牒令:他们不再为江铃生产全顺下摆臂,如要继续供货,每件须增加三倍的价钱!这直接关系到全顺车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在这紧要关头,江铃决定自主开发,改变受制于人的历史。我们分4个小组制作22套模具,调试两个多月,没有成功。关键时刻,厂领导要袁政海担任总调试。碰到问题他就开分析会,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一开始困难就像一座大山,不知从哪下手。当我们班组手挽着手,用集体的智慧破解一道道难题时,那座大山立马变成了一个个小土包,40多个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下摆臂模具开发成功了,我们用的时间仅为国外某公司的一半!”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今社会现代化大工业大生产,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团结协作、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袁政海班组”用自己的实践和行动证明:团结凝聚力量,创新引领未来!
本文源自网络,地址:五好班组创建事迹材料
上一篇:中石油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班组班长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