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网提示:本站范文多是我们精选的文章,可直接复制使用。核潜艇部队先进事迹材料这篇文章是从网络收集,如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中国核潜艇部队先进事迹材料1
这是一支象征大国地位、支撑国家安全的战略部队,一支驰骋大洋深处、点燃深海雷霆的神秘部队。这就是中国海军“杀手锏”部队--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
组建以来,基地官兵驾驭核潜艇纵横大洋、建功深蓝,一座座丰碑巍然挺立:水下长航,创造世界核潜艇一次长航时间新纪录;大深度极限深潜,检验了中国核潜艇深海作战性能;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宣告中国海基战略威慑力量正式形成;作为一支重点建设作战部队,具备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连续42年守护核安全,从未发生过核事故……
上世纪50年代,为打破世界军事强国的核讹诈
部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核垄断,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安全、尊严,党中央做出历史性抉择。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10月,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开启了核潜艇事业艰苦卓绝的建设发展历程。
1970年12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是继“两弹一星”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
42年来,以该基地为代表的海军核潜艇部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托举起了威慑强敌、反对霸权的海上核盾牌。
在基地,有一个流传了几十年的“36棵青松”的故事。北国隆冬,滴水成冰。从海军各舰艇部队抽调的36名官兵组成中国核潜艇第一批接艇队员,开始了探索驾驭核潜艇的艰难历程。面对核物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30多门学科和上万台套设备,他们迎难而上,不分昼夜。查资料、爬机舱、摸管路、钻反应堆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熟悉,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掌握,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驯服“钢铁巨鲸”,逐渐摸索出了驾驭核潜艇的“门道”,全部通过专家的笔试、口试和实操考核。36名官兵被誉为挺立于驾驭中国核潜艇之巅的“36棵青松”。
随着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代核潜艇艇员的诞生,核潜艇部队建设稳步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应该如何安排训练,训练内容怎样设置,训练成绩如何评定?面对一个个问号,基地官兵在上级机关的指导下,结合常规潜艇训练大纲,狠抓正规化训练,不断总结核潜艇训练经验,很快为核潜艇量身定做了第一本训练大纲,成为中国海军第一部核潜艇操纵规范性文件。
为适应核潜艇部队建设发展,从各地抽调到核潜艇部队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从事核潜艇事业的队伍迅速壮大。如何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同时保持强有力的海上威慑力量,基地对训练机制
武警帮扶事迹报告大胆革新,开拓实践“轮番出动、海上待战”战训一致的训练机制,多次开展核潜艇海上热态交接训练,探索“人休艇不休”训练方法,有效保持了核潜艇海上存在时间。“长期不间断的高标准训练,使核潜艇部队执行任务的能力迅速提升。”基地参谋长于正强告诉记者。1988年9月,中国核潜艇又一次悄无声息地潜入万顷碧波,执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任务。运载火箭冲破海面,带着橘红色的火焰,准确溅落在目标海区。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军队海基战略防御力量初步形成。
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扑面而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成为时代紧迫课题。基地把一切建设和工作向打赢信息化战争聚集,向科学训练要战斗力,精练技能、巧练战法、历练谋略,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他们投入巨资加大模拟训练设施的升级改造,建成了集综合训练信息网、3D虚拟教学模拟系统、声纳目标综合识别训练系统、水下信息对抗训练系统、核动力模拟训练系统等先进训练设备于一体的模拟训练中心。从反应堆管理,到鱼雷攻击、潜艇操纵、水声对抗,实现了全员、全装、
边防武警先进事迹演讲稿全系统、全要素模拟训练,官兵不用出海,就能进行“斗室驾巨鲸、鼠标点狼烟、荧屏射战雷”的港岸训练,部队训练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他们大胆地训、科学地训、安全地训,率先完成核潜艇热态交接紧急出动,率先成功实施水下多雷齐射等。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和努力,训练的难度、强度和出海频率逐年上升,基地官兵创造了中国核潜艇20多项首次和第一。
近年来,基地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积累实战经验,在实战化条件下不断提高打赢本领,着力打造一支令敌胆寒的海上精兵劲旅。
深秋时节,在某海域,一场新战法演练拉开帷幕,核潜艇按计划在深海潜伏。他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难题:预定的打击目标位于潜艇的侧后方,按传统办法必须掉转艇向,正对目标实施攻击,但战机稍纵即逝,怎么办?时任海上指挥员袁誉柏下达命令,要求潜艇必须借助鱼雷的自动转向功能搜索打击目标。一旦
部队先进标兵事迹材料出现失误,可能会造成鱼雷搜索失败。在艇长沉着指挥下,全艇官兵严格按规程操作,鱼雷迅速扑向目标,一举将其摧毁。核潜艇首次鱼雷大转角攻击取得成功。
这是一次考验基地部队战斗力水平的大型演习。上级一声令下,核潜艇紧急出动,潜海入洋向着指定海域进发。数千里航程,沿途除了参演部队布下的“天罗地网”,还有外军不间断地侦测搜索。游猎深海的核潜艇利用一切可以隐蔽的手段潜藏行迹,突破反潜舰艇、飞机和水下雷区构成的重重封锁线,准时抵达任务海区,准点发射新型鱼雷。鱼雷击中靶船,巨大的靶船被炸为两截。演习指挥部高度评价核潜艇的这次水下攻击,称赞他们“打得响、打得准、打得好!”这是中国核潜艇首次实射某新型鱼雷,标志着其作战能力再次跃上新的台阶。
中国核潜艇自从下水以来,已连续42年保持核安全纪录,这也是基地官兵能打胜仗过硬本领的证明。
如果说,基地官兵破解了核盾牌上的“安全密码”,那么,这个“密码”就藏在官兵们日常工作的细节里。
这只是一次例行的核安全监测。基地技术监测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水海手持专业仪器,穿梭于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突然,监测仪发出了“嘟、嘟”的报警声。他小心地一寸一寸地移动着仪器,报警信号的频率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信号频率最大的地方,经仔细检查,确认是冷凝器传热管出了问题。隐患得到了及时排除,确保了核动力装置的安全。
这样的监测巡查每天都在进行,大家称吴水海他们是“核潜艇保健医生”。
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完善,基地建立了基地、大队、艇上三级监测体系,基地装备了一系列检测维修的先进设备,规范配备了便携式检测设备,使用这批装备的专业队伍和他们的执著精神,极大地增强了装备故障的预测预报能力,保障战斗力、在航率并防患于未然。
核潜艇退役处置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任何一艘舰艇都有从建造下水到退役处置的历程,核潜艇也不例外。经过几十年惊涛骇浪的洗礼,中国核潜艇也同样面临着退役处置的难题。海军组织专家、部队开展了预先研究,从核废料的处置到涉核部件的拆装,全程制定了详细的
部队个人事迹材料范文方案预案,会同地方工业部门先后突破12项关键性技术,攻克了核潜艇深度退役难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具备成功实施核潜艇安全退役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以先锋模范为镜“雪域孤岛”上不倒的精神地标2
在西藏,“墨脱戍边模范营”被誉为屹立不倒的精神地标。51年前,解放军进驻墨脱;21年前,边防营被中央军委授予“墨脱戍边模范营”称号。入驻“雪域孤岛”墨脱以来,这个营以满腔热忱帮助当地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摆脱贫穷,留下光辉足迹。
藏族群众的“玛米更拉”
有军营的地方就有学校,有官兵的地方就有课堂。上世纪60年代初,首批进入墨脱的官兵就在墨脱举办了补习班,组织群众进行扫盲教育,同时开办部队小学、协助地方政府办学,为墨脱培养了一大批建设者。
1994年,林芝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陈升培在墨脱背崩乡蹲点时发现,学校缺老师、少教材的现象突出。于是,他主动找到县教育局,建议在背崩乡小学办一个军民共建班,由“墨脱戍边模范营”派出政治思想强、文化水平高的官兵担任教员,负责班里的教学任务直到小学毕业,这个班
部队宣传工作先进事迹被命名为“勇为班”。19年来,该营派出6名官兵在“勇为班”任教,被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玛米更拉(兵老师)”。“勇为班”也不负重望,年年在全县统考中名列前茅,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在100%。
在墨脱种出“高产”水稻
解放初期,墨脱群众的生产方式还呈现刀耕火种的原始特征,道路被高耸入云的雪山和汹涌的江河切割得支离破碎,因此被称为“雪域孤岛”。为了让“雪域孤岛”与外界相通,墨脱模范营官兵历尽千辛万苦,在悬崖绝壁上将原来的“猎人小径”扩建成能容骡马通过的山路,在雅鲁藏布江上为群众修建了第一座铁索大桥——解放大桥。之后,又协助当地政府建起200多座大大小小的桥梁,使被河流分割的一个个“雪域孤岛”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墨脱群众原来种植的是一种稻穗类似鸡爪的谷子,俗称“鸡爪谷”,这种稻谷产量低,远远不能让群众填饱肚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兵休假归来都会自觉地从各自老家背回一包包稻种,在营区旁自垦的水稻田里试种。经过反复摸索,发明了“热水浸泡促使谷种发芽”育苗法,在墨脱
部队战士先进事迹材料成功种出“高产”水稻,在全县推广后,墨脱的人均产粮由过去的不足百斤增长到700余斤,结束了“一年只有半年粮,还有半年吃菜糠”的历史。
近年来,在“墨脱戍边模范营”官兵的帮助下,墨脱各族群众开发特色自然资源,纷纷走上致富路。
“治愈一人病,宣传整个村”
受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等因素影响,墨脱群众的卫生常识贫乏、健康状况较差。官兵们首先从思想上入手,让群众树立“有病及时医”的观念。明珠一家患病久治不愈,自认为是“鬼魂”缠身,但军医陈国宁治好了他们一家的病。就这样,官兵们采取“治愈一人病,宣传整个村”的办法,一边给群众治病,一边向群众宣传防病治病知识,引导群众破除迷信。
现在,群众生了病都会主动到部队找军医诊治。通过多年临床摸索,营卫生所总结出疥疮、热毒疮、季节性流行感冒等10余种墨脱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部队优秀战士先进事迹材料3
入伍两年来,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严格要求,xx同志已经成长为一名政治思想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作风纪律严谨,完成任务出色的优秀战士!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他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改造和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部队优秀士官先进事迹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以及立身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今年的“学习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为建设全面过硬战略预备力量做贡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期间,他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加班加点写体会,遇到疑惑及时向连首长和战友们请教,扎实的理论功底使他能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习、训练和生活,对开拓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标准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刻苦训练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真抓实干硬本领
入伍初,部队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管理,严酷的训练,严明的纪律,让他无所适从,单调的军营生活更是困扰着他,他也曾畏难甚至退缩过,在班长的教育帮助下,他知道作为一名军人只有面对,不能退缩。由此他告诉自己别人能行的他也一定能行,又能力做好也一定能做好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磨练,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根本提高,体能素质有了明显进步,自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在新兵连被评为全优新兵。下连后他积极参加训练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并时刻提醒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报务专业枯燥无味,他没有因此而厌倦,面对专业上的难点和疑惑,他积极向老班长和战友们学习,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方法,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他很快成为一名技术能手,身为列兵,就能够独自完成通信值班任务!
高原军医先进事迹4
她是高原上的白衣天使。
在全军驻地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那曲军分区,门诊所护师彭燕是唯一
部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的女军人。那曲军分区自组建以来,只有7名女军人在这里坚持了10年以上,除了彭燕,其余6人不到37岁就因高原病牺牲。
各级党委首长了解到彭燕的情况后,提出把她调到低海拔地区工作。但彭燕想到有那么多戍边卫国的战友牺牲在这里,想到还有那么多身患高原疾病的战友需要去救治,想到同为军医、在西藏工作了35年的父亲,她毅然选择了坚守。
2010年11月,她在巡诊过程中感染风寒伴发急性肺水肿,连续输液13天才好转,1米65的个头瘦得不到80斤。军分区领导很为她的健康担忧,又提出把她调离那曲。但彭燕恳切地说:“我还能坚持,等实在不行再走吧!”12年来,她先后14次放弃调离机会,始终坚守在信念的高地。
那曲高寒缺氧,平均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8%,心脏负荷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行走,90%以上的官兵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作为医护人员,彭燕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对待官兵,官兵得了病她比谁都急。2007年,生产营二连藏族战士罗布因高原恶劣环境导致下肢肌肉萎缩无法站立,经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彭燕每天抽出2个小时到连队给罗布按摩,并专门拜师学习针灸康复疗法。经过半年悉心治疗,罗布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除了关爱部队官兵,彭燕还是牧民心中的“好门巴”。12年来,她走遍了那曲11个区县的所有牧民聚居区,曾被风雪困在海拔5000多米的牛头山上长达18小时,曾被10级狂风推下12米深的沟谷,曾多次掉进冰窟窿,致踝关节4次脱臼。
由于工作繁重,彭燕很少能照顾到家人。她呆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时间屈指可数,但却以女儿身份为4位孤寡老人送终;她的女儿长到7岁,母女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只有半年,但她先后资助7名贫困学生考入内地藏族中学。
彭燕的事迹感动了藏北高原的官兵和群众,她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
消防部队事迹材料范文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本文源自网络,地址:核潜艇部队先进事迹材料
上一篇:部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暂无